曾经刷爆朋友圈的天猫小店和京东便利店,现在经营的怎么样了?是不是真的非常赚钱?
生意如何?
先来说点我知道的内幕吧,当阿里的“零售通”和京东的“新通路”刚刚开始宣传的时候,就引起了我们渠天下生意评测组的强烈好奇,毕竟它们作为“新零售”提出者所推出的项目,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。
我经常去天猫小店和京东便利店实地观察,发现它们比周边小超市生意好很多,但与连锁便利店相比还差一些,可能与品类相对较少有关。
而随着研究的深入,我们发现目前终端门店的生意情况可能只是表象,阿里、京东投建大型仓库的脚步却一点都没有停,大有与传统批发市场一较高下的感觉。因为它们不只是给直属终端网店供货,也向传统的超市供货。
最终谁能胜出不得而知,但这就是新零售到来的前奏。
相对来说,受冲击最大的还是个体超市经营者,每天忙前忙后,虽然运营成本比较低,但一年到头赚不到什么钱。
因为与天猫小店等便利店相比,个体商店背后的运转逻辑完全不同。
个体生意人大多是从二级甚至三级批发市场进货,进货价相对较高;具体进什么货几乎全凭感觉,这就导致库存周期比较长,资金流就比较慢。
而反观天猫小店、京东便利店,它们直接从品牌商那里进货,这就保证了价格与品质;具体上架哪些商品,完全靠数据指导。具体是怎么指导的?举个简单例子,天猫可以从后台看到小店周边住户的购物习惯、喜欢的产品及品牌,它就可以指导天猫小店备货,而这些东西传统超市根本就没有,这就是提升客户体验,这也是小店的竞争力。
背后隐藏的数据团队
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差别,虽然看似与传统超市员工数量差不多,但是天猫小店、京东便利店等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团队,他们会分析店铺的监控记录,将客户数量、浏览频率、停留时间等细节记录下来,指导商品的陈列、进货的数量、产品品类等,用数据帮助小店做出更有效的决策。
现在你明白天猫小店、京东便利店为什么受投资人青睐了吧,虽然目前生意还很一般,但它却代表了新零售。它并不是表面上我们看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,而后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运作环节。
我们渠天下生意评测组研究过各行各业的项目,也经常与生意人打交道,发现很多生意人缺乏对大数据的认知和重视,觉得大数据还只是一个概念,中看不中用。
其实,大数据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也让很多行业发生了转变。
以一家小餐馆为例,本来经营的好好的,突然之间宣布不再对外营业,为什么?
听听餐馆老板怎么说:
饿了么太厉害了,它给我推荐附近最受欢迎的20个菜品,我就集中搞好这20道菜,果然外卖销量提升了40%;现在只搞外卖,省掉了堂食,就是节约成本;而且材料也准备的很合理,损耗大大降低。
现在已经过了单打独斗的年代,自身没有大数据或运用大数据的能力,那就以加盟、代理等方式与知名品牌挂上关系,背靠他们的数据处理团队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想了解更多关于京东代运营服务商排名、入驻京东店铺需要什么条件等内容,敬请关注火蝠电商代运营官网。